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10月29日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已經公布。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并提出建議,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材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就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不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會議于10月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具有更廣泛代表性的新一屆建材行業領導集體,這次會議是建材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新起點。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厘清我國建材行業新時期的奮斗目標、任務、路徑和方法,《中國建材報》社記者采訪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書記閻曉峰。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從各領域提出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特別是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戰略部署,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您如何看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要意義?
閻曉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共15個部分、60條、約2萬字,這份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制定的規劃《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這份新時代新征程的逐夢藍圖不僅關乎14億中國人民的未來福祉,更將為全世界發展帶來更多“中國機遇”。
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作為這一戰略安排的具體落實,規劃《建議》通過9個方面的具體描繪,勾勒出一幅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畫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作為“大國基石”的建材行業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和抓手。建材行業要堅決貫徹黨中央的總體要求,對“十四五”、二〇三五年乃至二〇五〇年第二個百年行業發展進行統籌謀劃、深入研究,把短期、中期、長期發展目標銜接協調統一起來,為建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賦予新內涵、新思路、新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適應新發展階段,離不開新發展理念來指引。我國建材行業經過70年發展,在幾代建材人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不懈奮斗下,已發展成為門類比較齊全、產品基本配套、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建材產品產量都已先后躍居世界首位,部分產業技術裝備、工藝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建材行業巨大變化和成績的取得,一定程度上有與行業自身縱向發展相比較的因素,有來自人口紅利和基礎設施建設高速發展拉動的因素,也有行業充分運用后發優勢的因素。
記者: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您準確把握建材行業發展規律,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提出“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建材行業新理念、新目標,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高度契合。您能否為我們深入解讀“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內涵和意義?
閻曉峰:社會是進步的,技術是不斷迭代的,這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因此,要客觀認識、評價和審視建材行業發展形勢、發展水平和內在價值,要同人類科技進步發展同行,與社會文明發展同步,服務人類健康美好生活需求。因此,提出“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建材行業新理念、新目標,不是單純的方法論,而是一個開放性的概念,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角度進行解讀。在建材行業,水泥、玻璃這些傳統領域也好,或者是正在崛起的新材料領域也好,無論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我們的終極目標仍然是“宜業尚品、造福人類”。
“宜業”的基礎是“適宜的企業”,這個概念看似簡單,實際上內有乾坤。“宜業”必須是技術含量高的企業,要做到與人類科技進步發展同行,與社會文明發展同步。規劃《建議》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中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其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放在了第一位。在我看來,建材行業要切實扭轉目前以過度依賴價格因素而不是創新要素來實現經濟效益的態勢,以被動服務于建筑業而不是通過模式創新來挖掘市場需求的狀況,以大多提供低附加值的中間產品而不是通過提升產品內涵、依靠技術進步和優化性能去占據價值鏈高端的發展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的需求也在相應升級。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目前多數建材產品處于供需弱平衡的中低速發展區間,亟須根據形勢變化調整自身定位,用動態、長遠、國際視野的角度去評估、審視和發揮行業內在價值,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提升行業創新投入力度。
規劃《建議》中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因此,要求我們客觀認識、評價和審視建材行業發展形勢、發展水平和內在價值,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承和發展建材行業70年長期奮斗所奠定的堅實基礎和取得的經驗,在社會文明和科技進步過程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總體要求,以市場化、生態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精益化、國際化、現代化和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發展為目標,以服務人類健康美好生活需求為愿景,促進建材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變革和產品服務功能升級,不斷完善組織管理結構,強化行業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突出社會責任,重塑行業形象,推動新時代建材行業科學、健康、有序、全面、可持續發展,履行好服務于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使命。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您認為,我國建材行業應該如何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閻曉峰:規劃《建議》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中強調,“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在行業層面,無論是從外部環境瓶頸制約的角度,還是從行業內部加快工業現代化進程和轉型升級步伐的要求來看,加快推進以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建材行業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是推進建材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資源能源依賴型的產業特征,決定了建材行業要堅持以節能減排為中心,探索實踐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發展理念,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綠色發展之路。
我認為,一家可以稱之為“宜業”的企業必須合乎綠色發展,做到低耗能、低排放、環境友好、高循環利用水平。作為原材料行業,我們要高度關注并改變行業發展和由于規模擴張而帶來的一次性自然資源的消耗。要促進建材生產企業向環保功能型、城市建設標配型企業轉變,為“無廢城市”“無廢社會”作貢獻,全面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和企業社會責任感。
此外,建材行業還要在實現綠色生產的同時,為社會提供綠色建材、健康產品、高性能產品和良好感性品質產品,滿足社會對綠色消費、幸福消費的需求,實現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和諧、統一,實現向生態環保和循環經濟產業方向的深度轉型,使建材行業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社會循環大格局,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記者:站在歷史關口,一邊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邊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如何走好下一程?貫穿規劃《建議》的一條重要思想線索給出回答: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您認為,我國建材行業應該如何把握機遇和挑戰,順勢而為,譜寫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閻曉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規劃《建議》大篇幅部署發展重大任務的同時,圍繞“安全”作出系統部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建材行業正處于積極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的發展階段。面對大變革、大變局,建材行業要按照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社會文明和科技進步過程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總體要求,推動新時代建材行業科學、健康、有序、全面、可持續發展,履行好服務于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使命。
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因此,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會議報告中,我提出,建材行業要在全面提升行業工作重心,全面提升行業創新投入力度,全面提升行業產品技術裝備水平,全面提升行業生產經營管理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行業標準質量水平,全面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全面提升行業社會形象,依法依規全面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全面提升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感,全面提升行業國際化水平,全面提升中國建筑材料企業的國際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企業家、科學家對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建材職業健康安全保障和價值創造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這“十三個提升”作為行業工作的著力點,現在看來,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規劃《建議》的精神是吻合的,也是缺一不可的,需要齊頭并進,重點推進落實。
新發展階段,正是改革新關頭。“十四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建材行業要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更多解決深層次機制體制問題,更好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我也提出,作為聯結企業與政府的行業協會組織,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維護和反映行業的利益、大多數會員企業的利益和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通過我們創新性的工作和服務去引導推動行業、影響幫助會員企業發展。要強化服務理念,進一步明確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功能定位;打造服務功能,有效保障建材行業發展需要;完善服務體系,建立積極有為、創新有益、服務有效、協調有序的工作氛圍;健全治理結構,有效提升建材行業治理能力;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思想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以上對于行業協會的工作要求,也是合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
隨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和規劃《建議》的公布,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和方向也愈加明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全行業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加快形成建材行業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譜寫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實現“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行業發展新目標繼續努力奮斗。